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启幕:为电影剧本创作蓄势赋能
19日,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等共同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启动仪式暨第二期“夏衍杯”电影编剧改稿班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优秀电影编剧人才,推动电影剧本创作,促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19日,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等共同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启动仪式暨第二期“夏衍杯”电影编剧改稿班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优秀电影编剧人才,推动电影剧本创作,促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9日,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在浙江杭州启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电影编剧、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影视制作机构代表等约200人齐聚杭州。
凭借《封神》系列斩获大奖后,这位视觉艺术大师将镜头对准了六百年前的浩瀚海洋。筹备中的《郑和下西洋》不仅是航海冒险题材的创新尝试,更承载着让尘封历史焕发新生的使命。
当#冯绍峰评论区#被“接回孩子”的声讨淹没,赵德胤的名字却如一柄手术刀,精准剖开公众对“完美情感”的集体执念。有人用“给前女友拍五部电影”“比冯绍峰小4岁”的标签,将这位缅甸裔导演推上“痴情才子”的神坛,试图用一场荒诞的对比,为舆论狂欢续写新剧本。但这场拉踩背
在2025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浪潮中,陈思诚携“壹同创作·新锐编剧计划”强势入局,以一场“命题作文”掀起影视圈风暴。这场聚焦青年编剧的造星计划,不仅是陈思诚“传帮带”版图的新拼图,更暗藏着撬动华语电影未来的野心。
这部翻拍自法国电影《一路不顺风》的公路喜剧,在本土化改造中暴露出严重的创作力匮乏、喜剧性缺失的问题,网络大电影不应该成喜剧电影烂片成风的挡箭牌,中国喜剧电影无论原创还是改编,总无法跳脱出“屎尿屁”“擦边”“低俗”等集体症候,烂片“根本停不下来”,喜剧何其悲哀?
3月1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超150.19亿元,成功冲进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长达5年的创作,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4000余人……电影爆火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来自永安的赖兆安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唐探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探 1900》承载的不仅是一部电影故事,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探索十年历程的某种缩影。它背后的团队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工业化道路?他们的探索,又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了哪些宝贵启发?
这里是【影视创作新生入学手册】的第四十三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虽然大家都认为,导演的工作重心是构建连贯有序的视听语言,以完成对电影的完整艺术设计,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影视工作流出的每个工种都应当具备视听语言创作能力,而在实现视听语言搭建时的“调度”能力,是
中国电影过去的130年的发展,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认为电影的形式也应该探索全新的变化。中国在AI技术方面处在国际前沿的位置。这样的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肯定会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纪录片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就继承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关注现实问题、展开社会批判。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纪录片的发轫,90年代初开始,中国纪录片进入创作繁盛时期,一些纪录片从哲理化的角度切入现实,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理化的反思,呈现出鲜
2025年4月25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姜文现身“电影大师班”,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姜文一登场,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全场目光。
近日,据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长田透露,饺子导演正在闭关创作《哪吒3》,《哪吒3》的难度和标准都将超过《哪吒2》,也许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和大家见面。
近日,光影江苏“先声”电影沙龙在南京推出电影《内沙》超前放映场,携着江风的凛冽与沙洲的坚韧为影迷们带来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映后,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影片编剧/导演杨弋枢,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文学院副院长高子文,到场分享交流。
描述: 李玉导演将处女作称为“开山作”,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她的电影之路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独特女导演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
中国电影亟须一场从资本到创作的冷静回归:唯有深耕内容创作,生产出真正优质的影片,才能重燃观众走进影院的热情,让电影真正成为“第七艺术”的尊严与价值的承载者;只有优化档期生态,把不同类型和体量的优秀影片合理地安排在全年不同档期上映,才能更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
《莱昂诺狂想曲》以菲律宾传奇女导演莱昂诺的“昏迷-穿越”为叙事轴心,构建了一个虚实交错的复调世界。现实中的莱昂诺因拖欠电费被儿子数落,蜷缩在陈旧公寓中咀嚼着创作枯竭的焦虑;而当她坠入自己未完成的剧本时,却化身动作片英雄,以斧头劈开绞索、以血肉之躯对抗虚构的反派
影片以全员喜剧人阵容,将熟悉的“易小星风格”与漫才、Sketch等新喜剧形式融合,让幕后创作充满即兴创意的灵感碰撞。题材聚焦当下贴近观众的直播行业,也让影片成为老少皆宜的喜剧作品,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收获思考。导演希望通过故事中真与假的探讨和反思,让更多人
当我们的纪录片《寻色中国》在腾讯视频上线时,那一抹绚丽的东方传统色彩抓住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弹幕与评论区有不少对色彩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赞叹。这部纪录片能收获如此多的关注和喜爱,我非常欣慰和喜悦,也不禁回想起我们的“寻色”之旅。
4月23日,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市电影局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与时代同步,与观众共情”创作论坛在北京市郎园Station举办。